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局新闻
强服务,解难题,下苦功,求实效--社保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见实效
发布时间:2019-12-19  查看次数:1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群众“家门口”开展,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市社会保险中心以为民服务解难题为主线,以落实国务院“放管服”要求推进“一网、一门、一次”,和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和社保服务体系,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为目标,以群众利益关切为着眼点,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把“改”字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推动主题教育整改落实见成效。
加强窗口建设,提升社保经办服务水平。民之所想即我之所思、政之所为。我中心千方百计、用心用力解决服务民生、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全方位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办事少跑腿,努力营造我县良好的营商环境。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事项较多,基本上都是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等内容,部分资料较为复杂。为了解决群众多头跑、楼上楼下跑的问题,我们梳理了群众办理业务的所有事项,在办公楼一楼新建了便民服务大厅,大厅设立自助打印区、业务办理区、自助服务区、资料填写区,配备了必要的设施设备,建立了大厅值班主任、引导员制度,推行了“一窗受理、内部流转”个人事项办理流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设立了电话咨询专区,开通了4部咨询电话,彻底解决了群众咨询电话打不进、咨询难的问题。为解决排队时间长问题,在每个大厅设立了业务等候区,推行综合柜员制,普遍实行了叫号、评价工作机制。发挥引导员作用,为特殊办事人群提供全程代理服务。建立了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工作制度,受到了参保单位的好评。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经办规程。对“五制”“四公开”“三亮明”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积极开展“四零服务”,坚持服务准备“三提前。”将各项制度、服务标准、办事指南全部上网、上墙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编印办事指南15万份,免费向群众发放,基本做到了人人尽知。通过印制“一次性告知书”“查社保用支付宝”、微信公众号、重新编制办事指南等方式提前将办事材料、办事流程、咨询电话等经办须知提高告知办事群众,避免了因资料缺失而让办事群众、企业多跑一次。制定了《推行公共服务窗口延时工作制度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50项经办业务在周六实行全业务办理,一次办结,不让群众跑二次。安排13个服务提供窗口、6个服务保障窗口实行AB角轮岗办法,中午安排人员便民大厅值班,为群众提供延时服务。
优化社保办理事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主题教育效果好不好,归根结底要看人民满不满意、群众认不认可。我中心深入开展“解民忧、转作风”专项行动,全面落实人社部“不用跑”、“不用交”、“不用填”总要求,全面推进系统行风建设,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切实优化良好的营商环境。不再单独核发社会保险登记证,取消了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采用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进行登记管理。用人单位参保登记取消了纸质材料(营业执照、法人证书等原件和复印件),单位携带电子营业执照即可办理参保登记,即时办结。用人单位变更登记,可通过网上办理,不需提供任何材料,即时办结。办理注销登记业务,根据省厅有关文件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即时办结。我们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直面群众心声,在全市社保系统逐级签订《经办系统行风建设承诺书》,在25个经办环节共取消各类证明、材料42种。群众反映强烈的22项堵点、6个痛点问题已全部得到解决。全面取消待遇领取资格集中认证,建立数据比对、手机app、社管服务和上门等多种认证渠道,已有8万多名退休人员使用手机app完成了认证工作。
加大服务力度,推进“互联网+社保”建设。以业务档案一体化试点为主要内容的“网上经办”省级试点系统去年7月上线运行,网上经办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90%以上参保单位14项业务实现网上经办。开通了社保网站、支付宝掌上社保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各类便民信息,提供参保信息查询。提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信息查询、参保证明、个人权益记录单的查询和下载等功能,为参保人员提供多渠道的服务选择。个人参保信息、权益记录查询打印实现了全城通办。工伤保险与65家协议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了联网管理,开始尝试应用联网数据智能审核、社医直接结算。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一门”“一窗”“一网通办” 在今年年初我中心结合现状提出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两险公共业务合并办理,减少单位跑办次数研发应用了工伤保险大数据分析系统。打通“服务惠民”最后一公里,促进社保经办服务更高效快捷,助推营商环境再优化。
未来,我们将继续把高标准树立起来、把严要求落实下去,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提供了坚强保障。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