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十佳党刊、全国城市优秀党刊、全国地市优秀宣传刊物、河北省会“双十佳”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中共石家庄市委主办的《石家庄决策》,该杂志在2013年第2期封底刊登了以题为《开展“一学三提”活动 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文章,全面深入介绍了我局2012年以来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以下是该杂志刊登的全文)。
2012年以来,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的目标,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方针,提出并认真开展了学习先进、创业提速、就业提质、服务提效的“一学三提”活动,将贯彻中央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省、市决策部署,与改善民生,服务就业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活跃各级各类招聘服务,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针对招工难与就业难同时并存的矛盾和不同群体的求职要求,强化就业形势分析和研判,争取工作主动权,充分发挥劳务市场的主体作用。举办各类招聘会700多场,进场单位1.76万家,提供就业岗位48.9万个,进场求职56.8万人,达成就业意向20.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6%。维护了我市就业局势的整体稳定。二是创新创业帮扶举措,创业带动就业作用有效发挥。建立和完善领导、政策、考核等五大体系,改善创业环境,营造创业氛围,提升全民创业能力和效果;拓展创业空间,创建创业政策宣传与农业合作组织建设、创业技能培训与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支持创业与扶贫帮困“三个结合”工作机制,促进创业向农村拓展延伸;加强孵化基地建设和创业培训。认定1.9万平方米八家创业孵化园,入驻403家创业实体;加强与财政、经办银行合作,优化小额担保贷款服务,形成了“跟踪到位,服务到位,监督到位,贷款人满意,经办机构满意”的“三到位两满意”工作模式,累计发放21.6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20多万人就业,回款率达99.5%,名列全省第一,在全省、全国工作会议上分别作了典型经验介绍。三是抓住重点就业群体,推动整体就业服务水平上台阶。按照“登记失业率为零”的目标要求,通过实名制管理,常态化招聘服务,建立信息员队伍,推广“楼宇就业”和社区就业温馨提示服务,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努力开发就业岗位,使我市生源高校毕业生5.8万人,回我市48403人,实现就业47536人,就业率98.2%;举办“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35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782人;实施“一对一”帮扶,开辟绿色通道,确保了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充分就业。四是强化劳务品牌意识,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强力推介“石家庄月嫂”、“赵州靓嫂采摘队”等特色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充分发挥农村就业示范县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加强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开展以“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为主题的“春风行动”,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返乡创业和就近转移就业提供服务。五是加大失业保险征缴力度,失业预警机制有效加强。认真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经办能力,确保与金保工程顺利并轨;强化协调,督促落实。2012年征缴失业保险费7.5亿元,完成省下达5.15亿元任务的145.6%;发放失业金2.3618亿元,领取失业金9523人,实现再就业2868人,充分发挥了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六是创新工作理念,塑造一流就业服务形象。适应新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新要求,在全市就业服务系统创造性的开展“学习先进、创业提速、就业提质、服务提效”的“一学三提”活动,并将此项活动贯穿工作始终,让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一流型”品牌理念深入人心,多措并举,不断激发和调动全局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优化“两个环境”强服务,重点抓窗口建设带动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不断活跃和丰富就业创业形式与内容,开展“学习十八大,就业创业在行动”系列服务活动,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及时宣传报道成功经验和亮点工作。通过不断深化品牌理念,锻炼了队伍,提振了士气,宣传了工作,扩大了影响,积累了经验,赢得了认可。2012年,市劳动就业服务局被评为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受到省政府的表彰,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率先建成小康省会城市作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