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就业服务中心 >> 工作动态
四川绵阳全力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
发布时间:2020-07-30  查看次数:1
今年以来,四川省绵阳市就业部门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认真落实“稳就业”“保就业”各项工作举措,奋力守住民生底线,不断扩大就业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持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努力避免大规模失业风险聚集,保障就业民生工程顺利推进,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截至目前,绵阳市城镇新增就业2667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36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91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2%。
助贫困人员就业脱贫
近日,绵阳市清香园调味品有限公司招用了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月薪5000元左右。该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绵阳市人社部门向公司宣讲了关于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相关政策后,公司在招聘各部门的缺口人员的时候,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贫困人员。“我公司在以后的人才引进中,会继续贯彻优先招用贫困人员的政策,帮助解决这部分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她说。
绵阳市落实就业援助制度,保障就业困难人员在疫情防控时期基本生活。他们指导县市区落实就业援助政策,确保今年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公益性岗位延长帮扶期限政策等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地落实;督促各县市区、园区落实各项就业援助补贴。他们积极关注灵活就业人员生活状况,组织实施了城镇灵活就业生活困难人员摸底排查,全市共摸排市内务工农民工39.79万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定向推荐等就业帮扶措施,帮助505人实现就业,未发现极度贫困的城镇灵活就业人员。
同时,绵阳市就业部门持续加强就业扶贫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累计转移就业6.1万人,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7774人,举办2020年春风送岗位暨就业援助网络招聘会16场,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任务,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
绵阳市就业部门还进一步加强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上半年共开展劳务协作培训班17期,培训贫困人口667人次,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1125人,其中到东部对口省份就业247人,省内就近就业648人,其他地区就业230人,目前已在东部省份稳定就业贫困人口92人。
促重点人群就业创业
近日,第四届“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绵阳选拔赛在绵阳市游仙区政务服务中心举办。来自绵阳师范学院2018级学生刘宣等人,带着缓流水面漂浮垃圾清理机器人项目,获得了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今年上半年,绵阳市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他们加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和管理,完成四川省首批省级就业见习基地认定考核工作,建成省级见习基地1个。对全市120余家就业见习基地进行三年一次的考核工作,其中有101家认定考核合格,19家取消见习基地资格。落实青年就业见习计划,指导县市区拓宽就业见习对象,落实就业见习补贴和人身意外保险政策。
截至目前,绵阳市新增就业见习134人,已完成就业见习136人。
疫情期间,绵阳市人社局积极促进农民工群体就业。他们摸排走访农民工务工意愿、劳务对接和交通需求;召开网络专场招聘会,认真开展人力资源调查,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供需“两本台账”;加强稳岗补贴、防疫补贴、吸纳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多项农民工就业和稳就业措施落实力度;建立定期报告制度;促进疫情期间农民工就业服务和稳就业工作顺利开展。截至目前,绵阳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223.7677万人,实现转移就业139.599万人。
强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绵阳市就业部门扎实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增加公共服务有效供给,认真落实疫情期间稳就业举措。以“绵阳公共招聘网”为主要平台,全市开展“春风送岗位”“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扶贫”等各类招聘活动173场次,累计提供岗位14万个次。累计签订聘用合同或达成意向29373人;累计协助275个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新招聘员工9755人。提供免费服务6万余次,接受创业服务2万余次。按月面向城乡求职者免费发放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用工信息6期,3万余份。此外,绵阳市还倾力打造公共招聘网,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今年上半年,绵阳市就业部门努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他们通过开展政策宣传、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税费减免、兑现创业补贴、奖励、贴息等措施,大力支持大学生、返乡农民企业家等群体创业,完善更新创业者(项目)数据库,加大创业平台载体建设力度,指导和督促县市区落实就业困难人员和大学生创业补贴政策,确保“应发尽发”。继续推进创业促就业战略实施,全力推进返乡下乡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新政的落实工作,加强创业孵化基地指导和服务,提升孵化能力和水平。积极指导15家省级创新创业孵化园区(孵化基地)做好评审准备工作。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好稳就业、保就业政策,为全市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确保就业创业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绵阳市就业部门有关负责人说。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