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实现自主创业,外出务工还能挣工资,人社部门又送来一大波就业创业好政策……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民政府主办,人社局、就业局承办,科技局、团委、妇联等部门联合协办的创业项目推介和就业专场招聘会,为7000多人搭建了就业创业大平台。
在家创业:打出民族特色牌
“我这个项目不需要租店面,投入少、风险小,通过朋友圈或抖音直播带货,在家就能干。”9月19-20日,2020通辽连锁加盟创业项目推介暨贫困劳动力就业专场招聘会在科尔沁体育中心举行。在现场,通辽市科尔沁区蒙品严选创始人高蕾一边介绍自己的创业项目,一边招呼展位前的咨询者和顾客。
“我每天下午3点进行直播,主要是通过互联网销售我们通辽的特产,把牛肉干、奶豆腐、奶茶、炒米这些蒙古族特色美食卖到全国各地。”高蕾说。
在高蕾旁边的展位上,“通辽巧娘·赛娜集市”的蒙古族手工艺品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已经创业14年的白玉娟,正在向顾客展示她刚刚设计的新款蒙古族流苏皮帽。“都是原创设计,纯皮、纯手工制作,以蒙古族文化为美学内核,打造一系列的文化休闲产品。我自己忙不过来,就到嘎查村和社区举办民族手工艺品培训班,手把手教居家妇女学手艺,让更多的姐妹传承民族文化、创业增收。”白玉娟说。
此次活动为创业者推介展示163个创业项目,涵盖科技创新、互联网、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
出门务工:高薪岗位真不少
在推介会现场,威海联桥集团的产品检验员、塑料生产技工等招聘岗位,每月工资可以达到5000至1万元,让家住通辽市科尔沁区敖力布皋镇的张双龙很心动。“我这几年一直在外地打工,每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这次,我想找一份工资高的工作。”张双龙说,他应聘的岗位月工资有5000多元,公司管吃住,他对走上工作岗位充满期待。
“威海市这次来了13家企业,带来了877个岗位。我们以这场活动为平台,推进威海市与通辽市劳务协作的深度融合,促进两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威海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威海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主任王吉会说。
宁波华夏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作为通辽市劳务输出对口接收单位,也来到了招聘会现场。“疫情防控期间,通辽市积极与宁波进行‘点对点’返岗对接,及时保证用工单位复工复产。今天,公司的流水线操作工这一岗位要向通辽招聘2000多人,工资在5500-7000元之间。”公司负责人王凤说。
本次活动吸引了通辽市内及周边地区的101家用工企业,以及北京顺义、山东威海、浙江宁波、河北秦皇岛等外省市区的2家大型用工企业和上市企业参加,为求职者提供了近8000个就业岗位。
政府搭台:政策扶持真给力
“连锁加盟创业项目和专场招聘会同时举办还是头一次,目的就是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创业就业。活动期间,我们还举办了京蒙协作备忘录签约仪式、通辽威海地校企人才合作座谈会等创业促就业活动。”通辽市人社局局长高志峰说。
通辽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培育绿色农畜产品、绿色煤电铝产业、镍循环经济产业、现代能源示范产业、蒙中医药产业五大产业集群,全面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促进创业项目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有效对接,搭建用工企业与求职者双向选择平台,让高校毕业生、返乡农牧民工、贫困劳动力等群体实现创业就业。
本次活动吸引了7000多名创业者和求职者到场,招聘企业达成意向性协议1096人次,创业项目达成意向306人次。北京顺义、山东威海、浙江宁波等地与通辽市签订双边和多边合作框架协议2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