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05 13:42 来源: 【字体: 打印
 
2024年,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取得新成效,我局在全市依法行政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被评为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优秀集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严格落实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到法治人社建设全过程。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编制《领导干部学法清单》《领导干部考法题库》,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普法讲座、法治知识答题等方式掀起全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热潮。邀请市普法讲师团成员和法律顾问进行专题培训,培养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二是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党政主要负责人在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加强法治人社建设列入《2024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把法治工作与党建工作、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动,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推动法治人社工作理念创新、方法创新。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落实《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大行政决策规则》,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积极执行法律顾问制度,做到重大决策事项征求法律顾问意见。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结合市政府规章专项清理工作,对我局起草的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废止政府规章2个,宣布失效规范性文件8个。三是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积极实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通过“行政执法公示”专栏,向社会公示执法信息共51条。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坚持文字与音像记录相结合,做到全程留痕可追溯。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确保执法决定合法合理。四是加强法治人员队伍建设。高标准建设公职律师队伍,在促进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上岗和执法资格动态管理等制度,组织全局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网上培训考试,对考试不合格者,不予颁发执法证件,不能参加执法活动,全面打造“法治”机关。开展法律知识、综合业务和专项业务等培训班,不断提升劳动监察、调解仲裁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内外工作监督,行政权力运行透明规范
一是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做好建议提案办理,过程把好“沟通关”,答复把好“格式关”,全程把好“实效关”和“期限关”。二是认真接受司法监督。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对行政裁判文书进行认真研习,对胜诉案件坚持依法行政,改进履职方式;对败诉案件积极整改,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三是全面深化政务公开。以完善政府网站建设为抓手,全过程深入推进政府信息“五公开”。多层次推进就业、社保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四、创新调解执法模式,切实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一是强化行政争议案件办理。在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过程中,坚持案情集中研讨、法律顾问参与案件分析、答辩文书法制审核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法律法规应用水平和行政纠纷处理能力。二是强化仲裁调处。优化办案流程,实行“快立、快审、快调、快结”,通过适用简易程序、采用终局裁决、加密开庭频次等方法,缩短等待时间。推广“互联网+调解”和“互联网+仲裁”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实现市县乡三级网络全覆盖。三是强化根治欠薪。建设欠薪维权网上投诉系统,匹配维权二维码,在市域范围内打通线上投诉渠道,做到“一点举报投诉,属地联动处置”。压茬开展治理欠薪春季行动、“安薪”行动、重点群体欠薪整治、政府国企项目欠薪专项整治等系列专项行动,取得扎实成效。
五、多元拓展普法路径,全力压实普法宣传成果
一是落实普法责任制。制发《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积极落实普法责任制,开展法律进社区、进乡村、进工地、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二是拓宽法治宣传渠道。综合运用“报、网、微、屏”普法宣传平台,在《石家庄日报》专版刊发人社政策法规,在“石家庄人社”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设置专栏积极宣传普法,在全市100余处电梯视频终端、新闻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段播出根治欠薪公益短片,让人社政策随处可听、可见、可知。三是坚持以案释法促预防。开展大学生法律实践课堂活动,组织高校法律专业学生走进仲裁庭进行沉浸式体验学习,亲身经历庭审全过程,协助进行案卷整理、庭审笔录记录等工作,并由专业仲裁员开展座谈,答疑解惑,切实发挥教学实践基地作用,为学生掌握劳动争议处理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提供帮助。
政策解读